《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大约会写个三四篇吧,都是历史向(反正盗墓我也没经验,没法写啊),依然和写古装剧一样的态度,用以满足大家对于真实历史的好奇心而已。
本文介绍历史上的“精绝古城”真实的发掘经过,却是另一则盗墓笔记。
记载于《西域传》里的精绝国,短短只有一百多个字而已。
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譯長各一人。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盧國四日行,地阨骥,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汉书·西域传》
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城邦吧,因为也只有三千多个人,能打仗的战士也只有五百人而已。
《西域传》里记载的这样小国有几十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楼兰、龟兹,以及同样在《鬼吹灯》小说里被提到的姑墨,都在其内。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悄然湮灭,若不是东边有一个如此乐于记载历史的国家,恐怕连痕迹都难以留下。当玄奘途径此地的时候,所能看到的只剩下一副草荒芜、风吹沙的可怖景象了。
媲摩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攘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熱濕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聚散隨風。人行無迹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惛迷。因以成病。時聞歌嘯或聞號哭。視聽之間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屢有喪亡。蓋鬼魅之所致也。——《大唐西域记》
这几乎已经是恐怖电影的绝佳画面了,人们将尸骸聚拢作为路标,风起时可致人畜昏迷,甚至可以幻听到歌声或哭声,疑似鬼魅作祟,令人迷失,或病或亡。
曾经的精绝国就这样消失不见了,留下的只有鬼城一般的传说了。
而在玄奘之后的一千多年一个从西方来的探险家斯坦因重新发现了这里。
这个斯坦因就是那个如今外国所藏的敦煌文物最主要的搜刮者,欺骗了王道士的那个斯坦因。敦煌之行主要发生在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而精绝国的发现则更早的第一次中亚探险。
1901年,斯坦因第一次来到亚洲腹地,听说沙漠深处有一座古城,在那里可以捡拾到一些写着字的小木板。在当地人的口耳相传里,那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而斯坦因敏锐的预感到那将会是一个不曾被发现的古老世界。
沿着尼雅河水流的方向往沙漠深处而去,就进入了无人区,四顾茫然,经过好几天艰难的跋涉才能达到这座古城。
斯坦因便开始雇佣民工开始疯狂挖掘,他在自己的日记里直言不讳地表示,他按日给这些民工结算报酬,而如果谁挖到珍贵遗物,会额外领到赏金。沙漠之地本就贫瘠,在金钱刺激下当地无知的民工成为了斯坦因的帮凶,将这座古城被盗掘得一片狼藉。斯坦因面前的是一座千年来不曾被打搅的宝库,他甚至于对稍有残破的文物不屑一顾,弃之不理。
此时的斯坦因,绝非他对外宣称的考古学家身份,而是一个站在别人的农田边笑看收割庄稼的商人。在他的唆使下,不仅仅极具考古价值的文化堆积层被破坏,甚至于疯狂的队伍将生土层也扒开,真正掘地三尺,企图找到可以令他扬名立万的宝贝。
他多次进入这座古城进行挖掘,“共发掘废址53处,掘获卢文木简721件,汉文木简、木牍数件,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当然,斯坦因也是做了一些测绘和记录工作的,其成果和带回去的文物一经公布立马轰动了世界。这座古城,也被称作东方“庞贝”,而它也以那条河流命名为“尼雅遗址”。
建国前又陆续有来自美国、日本的队伍涉足此地,而后“尼雅遗址”由学者多方考证,基本确定此地就是精绝国的故址,自此那座小小的曾经湮灭于历史风沙里的西域古国终于被发现了。没有考古队的伤亡,甚至只有几支名义上的考古队而已,实际上是一些明目张胆的探险家在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伤口上多撒过的几把盐而已。
959年的新疆博物馆李遇春率一支十一人的考古队重新进入尼雅遗址,开始的真正的考古发掘。在李遇春的记录里,他们进入尼雅遗址首先看到的却是半个多世纪前斯坦因等人盗劫后一片狼藉的景象。
我们这次进入遗址后,就曾看到斯坦因盗劫出土物时破坏的痕迹。触目惊心,倍增义愤!……那是全遗址里一处人烟稠密的地方,至少有一百多间房舍毗连,街巷贯通,附近还有厚厚的土筑墙垣围绕。这也许就是精绝首府的所在,而且这里距离一座有高大建筑的地址不愿。这可能就是贵族们的住所。可惜这篇房舍的大部分都已被挖掘破坏了。
第一处清理的房舍…但大都被破坏。
清理的第二处在上述以东约700米…已被挖掘破坏。
第三个清理点为示意图编号39处…均被盗严重,只有九跟秃柱头露出沙面……这是一封盗扰时未被发现的木牍,在斯坦因盗取的几百件笺牍中也很少未启封者。我们于获得以后为保持原状,始终未予以拆开。
第四个清理处为示意图38号屋,三间房舍全被破坏……
1959年的考古队共清理了10座残屋,有7座已被破坏。沙漠深处的古城遗址,本就荒凉可怖,加上人为的破坏,怪不得李遇春要说”触目惊心,倍增义愤“了!
而后因为众所皆知的原因,尼雅遗址的清理工作也几乎处于停摆状态。直到80年底,中国和日本组成了中日合作学术考察队,尼雅遗址才迎来全新的考察时期。
这个时期的尼雅考古并没有胡八一,相反是十分正能量的。这个考察队1988-1997年里九次进入尼雅,但是没有一个人牺牲。在中日合作时期,有建筑、植物、地理、测量、文保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其中,为这座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古城遗址带去了现代化的科学力量。
而很多古代服饰爱好者已经十分熟悉的文物,其实也正是出自于尼雅遗址,最著名的莫过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了。
并且还出土了许多衣物、鞋帽等,保存状况大多都很好。我直接放图大家会觉得很多都见过的。
在19世纪、20世纪,许多探险家在世界各地”寻宝“,他们中有一些拥有学术觉悟的而后成为了考古学的先驱。而我在《梁思永:愿有岁月可回首,这一生,太不够……》也曾部分介绍过中国考古学的先驱,而斯坦因踏入尼雅遗址的时候,中国的考古学之父李济也只有不到5岁的年纪。随着时光一年年过去,考古学真正成为一个值得世人尊重的、为世界打开过去大门的学科,甚至于尼雅遗址这样的发掘可以细属于“沙漠考古学”的分类。而在盗墓小说里,他们依然是依靠古怪玄虚的活在当代的玄幻人物,在现实世界里他们更是使用粗暴手段盗掘的窃贼。
真实的考古总不如盗墓小说里来得浪漫和刺激,他们风餐露宿,周而复始。甚至于需要一次次为盗墓者收拾残局,就如同尼雅遗址这样:有人来过了,扫掠一番走了,剩下的人需要年复一年在这里一遍遍做着枯燥的工作,将真正的文明源头为世人记录、保存、介绍。
和精绝古城相似的,消失在历史里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希望他们不仅仅只成为盗墓小说的题材,更能成为世人所敬仰的古文明。